第一话 下乡插队-《午夜幽灯》
第(2/3)页
我点了点头,说,“王叔叔,我知道了,我们是党和国家栽培的新青年,是有思想觉悟的,一定服从党的指示和安排。”
王乡长肯定的点了点头拍着我的肩膀说,“那就对!”
我和罗二胖坐上连胜伯伯的驴车,连胜伯伯鞭子一抽,大喊一声。“驾!走!”驴车缓缓骑行,我对着不远处的王乡长挥了挥手,喊道,“王叔!我们走了!你回去吧!”连胜伯伯皮鞭一抽,驴车就载着我们离开了,没过多久,王乡长就消失在我们的视线中。
坐在我身旁的罗二胖悻悻的对着我说,“你看你爸,到哪都能给你找到关系,我爸就没那么多战友跟熟人!”
我白了一眼罗二胖,没好声气的对他说,“把你那臭嘴夹紧,不该说话的时候少说话!”
在前面赶车的连胜伯伯回头对着我们说,“文国!再朝前走一会就到咱康王井了,你俩可能都没来过咱村。”
“等一下?康王井?伯伯,不是村吗?咋叫井呢?”我疑惑的问道。
连胜伯伯笑着说,娃啊,这你就不懂了,咱们这里十里八乡都是埋着明代十三位秦王的陵寝,咱们乡,为什么叫“大兆”兆字就是墓的意思,大兆,顾名思义就是大王的墓地,后来二百余年,前前后后埋了十三位秦王,过去人把这个墓地呀不叫墓,嫌难听,就叫鼎,修个墓地,给顶子露个井口,等人死了在往下埋。时间长了这就叫井了,井民,也就是村民,咱这里方言大,井和鼎音分不出来,一直都那样叫着。俗话说,九井十八寨,个个有名堂,咱康王井埋的是第三代第五世秦王,其名叫朱志邅,过去每一个墓配两营护军,咱村现在的姜姓和潘姓就是过去的护陵军的后代,现在知道了吧!”
我和罗二胖听的是兴奋不已,罗二胖高兴地多说,“那老伯也是守护王爷的军官后人了?”连胜伯伯笑着说,就是的,就是的!”
不一会,驴车停了,连胜伯伯跳了下去,回头对着我俩说,“下车吧!咱们村到了,你俩吧行李一拿,随我走,我给你来寻住的地方。”
我和罗二胖仔细的观察着这个村庄,神秘而静谧,村头有一座巨大的封冢屹立眼前,我想,这位应该就是秦康王的就寝之地吧..........我们随着连胜伯伯来到了他家,一进门,连胜伯伯对着正在门口掏秸秆的老妇喊道,“他桃婶,快过来,把俩娃接住!”
那个叫桃婶的妇女个子不高,腿有些外八字,身上穿了个粗布外套,腰间还围着围裙。她眯着小小的眼睛蹲在地上掏秸秆。
连胜伯伯话音一落,那老妇,蹒跚的走来,微笑着接过我俩的包袱行李,高兴的说,“来,婶给你把东西拿着,你俩快进去坐,屋里头凉快。
进到屋里,桃婶将包袱放在了厨房炕的拐角,随后示意我二人坐下,桃婶拖着蹒跚的步伐提着两个大老碗,给我们一人舀了一碗凉水,热了一天了,喝着甘甜清洌的凉水,畅人心脾,屋子里也十分凉爽,加上刚喝的一碗凉水,一身的疲倦顿时都消退了。
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