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1/3)页 俗话说得好,四海之内皆兄弟。 那做生意,也肯定是最先跟兄弟们做。 最东边的大陆,在经历了一年半昼夜不息的建设后,已然初具规模,仿佛从废墟中拔地而起的一座新世界。 这块曾无人问津的蛮荒之地,如今高楼林立,道路纵横,楼宇间闪烁着能源光带,夜晚如白昼般明亮。 异能者们按照故乡的蓝图,一砖一瓦地复刻出属于人类的文明荣光——卫星发射台直插云霄,科学研究院灯火通明,工厂昼夜不停地运转着,新式学校、医疗站、温室农业区次第而起,甚至还设立了娱乐街与文化广场。 有人笑称,这是他们在异世界“复制”了家园;也有人说,这不过是人类对未来的一次笃信——就算世界覆灭一次,文明终究能重来。 但问题也随之而来。 末日之后,异能者虽然存活下来,并拥有了更长的寿命和强大的能力,可人类整体数量仍锐减至极低水平。 一座能供百万人口使用的自动化工厂,却只需为数千人服务;供需严重失衡,令新大陆的经济生态逐步趋向饱和,甚至“内卷”。 会议室内,一群顶尖的科研异能者和战略官员围坐讨论。 “与其让资源积压,不如对外输出。” “但我们周围的邻居……”一位年轻异能者皱眉,“科技水平相差太远。” “正因为相差太远,才更该带一带。”祝欣轻敲着桌面,语气沉静,“送一些急促知识、机械器具、医疗物资给他们,顺便看看他们有没有什么特产……我们需要更多的基因样本,植物种子也好,矿物样本也好。” “顺便改善一下他们的基础条件,这样才能形成贸易链条。”另一名政务人员也补充道,“我们也不能总靠自给自足来撑。” 众人点头,这话在理。 “但派谁去?”有人提问。 祝欣扬了扬眉:“当然是我们准备好的‘火种使团’。” 早在一个月前,基地便筹建了一支跨世界沟通队伍,内含外交官、翻译员、医疗组、技术指导、运输保障队伍等二百余人。 他们经过了七天的培训,熟悉了两国的语言,还各自携带了大量用于示好的礼物。 而关键的是,这一次出使,得到了祝欣的亲笔信和她儿子秦回所赠的信物。 秦回虽未自称帝王,但其在大晋的地位可比皇帝。他的信物一出,便是一道急令,直达王朝。 在这种加持之下,使团轻而易举来收到了大晋宫廷的欢迎来信。 雨后天晴,使团自东边新建基地启程,沿途穿过三州五郡,进入大梁王都。 第(1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