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2/3)页 只不过有他姐夫常遇春的名头,会让他在军中走的更加顺畅一二。 可大明建立没两年,常遇春就突然病逝。 蓝玉就是靠着自己的勇猛,同样打出威风,打出了一片天。 说一句他冠绝同辈,真不是吹捧。 什么常遇春之子常茂、李文忠之子李景隆、邓愈之子邓镇、吴良之子吴高等,都不配给蓝玉提鞋。 蓝玉心中的话,自是没有同旁人说,他只是侧头道: “告诉兄弟们,从今天起直到陛下的命令结束,你们要多围着王布犁的家里巡逻。 若是看到什么贼眉鼠眼之徒,先扔到江宁县大牢里,等着王布犁自己去分辨。” “是。” “顺便给咱打听打听他,小子是个当兵打仗的好料子。” “是。” 京师里开始清场行动。 饶是善于化妆的灰狗,也被一块轰了出去。 他不清楚朝廷为什么突然把在城中流浪的乞丐给轰出来。 这让他寻找散发假钞之人增加了难度。 连许多大臣都不了解朱元璋的真实意图,更不用说灰狗这种底层犯罪分子了。 但这未免不是一个好机会。 省的他到处乱窜前去寻找。 在朝廷把他们这群人给迁徙到别处之前,灰狗准备再干一票大的,就返回句容县。 蓝玉的胡乱插入,着实是给检校周百户的监视带来了麻烦。 那帮子士卒也跋扈的很。 不愧是蓝玉的兵。 路人稍微有人走在王布犁家后院小巷子的,都得上前巡问一番,尽心尽力。 检校的兄弟差点被这帮士卒,给扔进江宁县大牢当中。 朱元璋为了打击假钞,突然发布公告,吴卫作为知县自是要尽心尽力的配合。 他不清楚发生了什么事,会让皇帝如此做。 本来他自己的烦心事就极多。 此时为了表明自己在认真做事,还是坚持戴着镣铐出去巡查。 继续低头打造自己勤政的人设,争取早日解开身上的枷锁。 不这样做能有什么办法? 纵然自己搭上胡相的线,可是这种事也得天子开口赦免呐。 吴卫其实觉得自己这个官,当的真是不开心。 不自由。 在京城里居住,钱还不够花。 时不时的就得打赏这帮吏员,才能笼络住这群人帮自己做事。 那是帮自己做事吗? 那都是帮朝廷做事,可打赏的钱得我这个小小的七品县官出。 幸亏父母都在老家,只有妻儿在身边,要不然就更养不起一家人了。 吴卫心中充满了苦涩,走着走着便想要去找自己的“心腹王布犁”诉诉苦。 等到了他家附近,发现周遭士卒查的很是严格,吴卫眼里露出疑色。 这是出了什么事了? 不应该驱赶乞丐,怎么还开始设卡查人了? 大明文官,这群士卒倒是没有过多追问。 但是对于他身边的几个随从,审视的极为严重。 等吴卫进了王布犁的家门,倒是惹得老母亲连忙出门问候。 吴卫这才感到当官的威严,遂轻声细语的同王布犁的母亲在一旁言语了几句,王布犁才赶到。 一个七品官员,进入小吏家里坐一坐。 对于街坊而言,带来的效果那是不言而喻。 那可是官啊! 王布犁却是觉得有些麻烦。 吴卫搭上了胡惟庸的线,大家在工作场合相互交流,那指定没有问题。 可是一旦来了家里做客,那就有点说不清道不明了。 王布犁嘴上应付着,心里则是想着,等老朱要干掉胡惟庸的时候,朱老四有没有去北平当燕王去呢? 到时候自己也得跟着他一同去北平,尽量远离朝廷这个权力的漩涡。 到时候再上演一场王者归来。 咱就直接回老家,啥啥都有了。 “吴老爷,如何这般愁苦?” 听着王布犁主动开口询问,吴卫则是一股脑的吐槽起来了。 最近压力比较大,怕是年终考评不好看,那自己就指定不能在当江宁县的知县了。 对于前途感到迷茫。 他苦读诗书多年,胸中的抱负还没有实现,不甘于这般沉寂。 对于吴卫的吐槽,王布犁也只能时不时的应和一声。 大家都处于权力的边缘当中,没得权的自是想方设法要得权,认为自己理应能够得到更多的权力,站在权力漩涡的中心,才不枉在人间走一遭。 至于什么危险呐,选择性的忽视不见。 “伱就说,如同今日驱赶城中乞丐,但我总觉得今天无法完成全功,会有漏网之鱼。” 吴卫捏着胡须愁容满面:“若是办不好这次差事,咱又得吃瓜落。” 王布犁给吴卫倒凉茶,免得天天上火。 “吴老爷,我其实有一个不成熟的建议。” “嗯?” 吴卫本想来跟自己的心腹吐吐苦水,听到王布犁的话,当即反应过来了: “你说出来,我给你补充补充。” “陛下光是派遣官府出动,咱么这点人,对于偌大的南京城而言。还是人不够多。” “对。”吴卫接过话茬道:“所以我才会担心。” 王布犁压低声音说道:“既然如此,那我们要想发设法避免有漏网之鱼存在,免得被陛下给问责。” “嗯,你说,我听着呢。” “咱们在南京城施行拉网式以及地毯式覆盖排查,不留下任何死角。 充分发挥民间百姓支持我们官府行动的意愿。 县衙把里长都给组织起来,他们若是能够发现及时上报,也省了官府的力气,这也是他们的职责所在。 吴知县,我这个不成熟的建议,您给参谋参谋。” 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