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3/3)页 众多大臣见了马皇后,当即有些人泪流满面。 也就皇后娘娘拿咱们当个人了。 咱这官说出去威风凛凛,旁人羡慕。 可其中的苦楚只有自己晓得。 朱元璋见自己的媳妇来了,脸上的怒气稍微有些收敛。 自从他知道自己媳妇没几年好活头了,便与她十分腻味,更加顺着她的意思,不敢惹她生气了。 “妹子,这么晚了,你如何来了?” “看你们一直没吃饭,又发了如此大的火,容易饿着。” 马皇后面对父子俩嘴里吐出三个字,王布犁。 但是没有出声。 朱标疑惑娘亲在说什么呢? 但是几十年夫妻且感情深厚的朱元璋立马就猜到了,于是开口道: “你们都去偏殿里吃饭,要不是咱妹子来了,你们全都给咱饿着,活都干不好,也配吃饭!” 于是一帮被训的跟三孙子似的大臣在胡惟庸的带领下,去另一个偏殿吃饭,谁也不敢抱怨。 毕竟这里可是皇宫。 胡惟庸也觉得皇后来的及时,如此算是解决了大家的窘境,要是在过一会,说不准皇帝就要杀人了。 太子也不一定能劝得住。 还得皇后出马才行,但臣子如何能与皇后私交呢? 这是犯了忌讳,更是犯了后宫不得干政的政策。 但皇后主动前来就不一样了。 “妹子,你给咱们说说,那小子给咱出了难题,又给了解决办法没?” 马皇后点点头,于是一字不落的复述了王布犁的话。 “倒钞法?” 朱元璋还在纠结当中,他相信大明百姓手中的旧钞有很多。 可一旦给他们换新钞,那岂不是所有人都来换。 咱平白印了那么多的钱,没有花出去办正事,都给了百姓了。 “重八,你莫要小气。” 马皇后一瞧就晓得自己的丈夫是在心疼钱财。 “既然别人没有什么解决办法,你就算把朝中大臣砍了也没有用,莫不如就听他的劝告,搞这个倒钞法,以此来换取大明百姓对大明宝钞的信任。” “可是大明初立,咱要用钱的地方太多了。 先不说趁着王保保死了咱要早些准备北征,就算是西边也得花钱安稳,更不用说云南还没有打下来呢。” 朱元璋还在纠结。 白花花的钱都散出去,造孽啊! 王布犁他不当家,就是不知道柴米油盐贵! 三十文就能换一贯? 那岂不是天下所有百姓花三十文,就能从咱这买走一贯钱。 然后他们在拿着一贯钱去买值一贯的东西。 翻来想去,这个倒钞法,都是咱亏了。 “王布犁这小子是一点都没站在咱的立场上。” “不,他就是站在了咱大明的立场上,才会说这话。”朱标到底是年轻人,接受的更快:“爹,百姓对咱的信任才是最重要的。” “百姓对手里的大明宝钞能产生信任,他们就会好好用,不会疯狂的兑换。” “放屁。” 朱元璋甩了一下衣袖:“标儿,你没有在民间游历过,如何知道天下刁民何其多也? 你信不信,只要你爹我宣布这个倒钞法,那天下所有的百姓都会来占咱的便宜。 就算是面值等字样仍很清晰的旧钞,他们也会拿来换取新钞的。 三十文就能换一贯,谁不来换?” 朱元璋也相信了王布犁的话,民间百姓爱新钞胜过旧钞。 朝廷一旦出现兜底的政策,谁不占就就算傻瓜王八蛋。 这样的想法,大有人在。 “不不不,爹。”朱标再次反驳他爹:“这个法子咱们是赚的。” “嗯?”朱元璋极为诧异:“你小子是不是脑瓜子糊涂了,赔钱的买卖你还能说赚?” 其实大明宝钞本质上就是赚的。 一堆无法兑换的纸,被赋予了价值,怎么算都是赚的。 “因为百姓要拿一贯来换三十贯,还交工本费三十文,不是免费兑换。”朱标脸上带着兴奋之色: “就算方才爹你说会有人拿着完好的旧钞来换新钞,可是我们仍旧可以让完好的旧钞给臣子发俸禄去买东西。 直到宝钞再次破烂,他们还得再花三十文前来兑换。 我们再把一些规矩定在大明律里,比如即便旧钞已经破软,只要上面的面值字样仍然清晰、不存在挑描剜补等情况。 民间贸易与官府征税时,就必须继续使用。 只有真正烂得没法用的,才允许拿来兑换新钞,有此震慑之下,相信爹你说的那种情况也会有所减少。” 听完好大儿的分析,朱元璋摸着胡须轻微颔首。 若是从这方面想,王布犁这个倒也是不错的主意。 但他还得考虑考虑,避免刁民过多,都来兑换的问题! 第(3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