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1/3)页 “你说我王布犁看不懂什么四书五经我认,可你说我看不懂三国演义,我就得好好打击打击你这个当朝太子了。 你那点可怜的知识储备,也配跟我比对三国的认知,你撒泡尿先照照自己个吧。 就算是原作者都不一定有我了解的多! 你还跟我比,天真!” 王布犁哼笑一声,丝毫没有给朱标留面子。 满场寂静。 曹国公李文忠觉得自己对待皇帝的劝谏,还是比较直接的。 他今天算是见到了什么叫强中自有强中手。 自己这个妹夫,还是有点年轻气盛啊! 可能是他觉得太子有些软弱了吧,但也不至于这般打击他吧? 李景隆是站在一旁,完全不敢接茬。 他未曾想过太子说王布犁一句,王布犁给顶了许多句。 罗贯中也听过王布犁的大名,知道他当街杀使者的事,闹的沸沸扬扬。 而且因为心善放了使者的事,也是朱标给的手令。 可是王布犁拦人的时候,直接把捏着朱标手令使者的手给砍掉了,丝毫没有把太子放在眼里。 现在听起来,这传言大抵是真的! 可是罗贯中觉得王布犁说他自己自己还要了解这本书,就着实有点不相信了。 你可就看了一遍呐! 我这个原作者可是来来回回修改几次才定稿的。 朱标闻言也是一愣,他自是知道山外有山的道理,倒是合上这本,忍不住反驳: “我不信。” “你爱信不信。”王布犁端起茶杯饮了一口:“再说了,我用得着伱信吗?” 朱标一下子就被王布犁怼的哑口无言。 “不会吧,不会吧?你连反驳都不会?” “我真怀疑你的老师教了你什么!” “你连抬杠都不会。” “我很为你今后执政感到忧心。” 王布犁拍了拍他的肩膀:“你表现的太嫩了点,太子哥,今后多加强学习,别总听那些文官夸你的话。” 朱标今天下午在国子监产生的一种权力在手的感觉,结果在王布犁面前被他三言两语打击的一点感觉都没有了。 难不成咱面对强势的臣子真的这般软弱? 那些什么都盼望着自己登基的谣言,全都是觉得他比自己的父皇好欺负! 同样王布犁的话也是给在座的几個人开了眼,还能这样跟太子说话是吧? 朱标陷入沉思当中,他算是理解父皇为什么说他还是稚嫩。 连王布犁都比他处事老道。 不愧是在县衙厮混过的小吏,油滑的让人抓不住把柄。 “行行行。” 王布犁把三国演义抽出来,放在自己的面前: “这本书我很看好,安排在国子监的印刷工匠我会让他们先搞这个,铺开广为流传之后。 打开知名度后,我会在安排雕版印刷,做精装版,便可以卖的贵一点。” 罗贯中很快就从震惊当中回过神来,听着王布犁的安排,极为欣喜,他现在就想要出书。 谁给他出书,便是自己的恩人。 “待到你这本打出名气后,我再安排你师傅写的《忠义水浒传》,也一并印刷发售。” 罗贯中眼睛一亮,随即连连点头。 “到时候我再给你们俩整一个合订本的精装版,进一步收割想要收藏的三国迷。”王布犁捏着自己手中的原稿道:“来,你签个名,稿费少不了你的。” 罗贯中被誉为中国章回体的鼻祖,尤其是还写的好,签名这事大抵是独一份。 “额,签名?” “对,写你的本名。”王布犁叫李景隆把笔墨拿来: “这篇稿子我非常喜欢,准备珍藏传给我的子孙,你这个原作者当然要把大名给我签上。” “啊?” 罗贯中懵逼了,他着实是没料到王布犁会这般喜欢这个文稿,还要当成传家宝。 快六十岁了,罗贯中都没有遇到这种知音,他早年间辅佐张士诚也没受过这种待遇。 知遇之恩,罗贯中本来以为是自己臆想的,写在话本当中,未曾想他真的能体会到这件事。 王布犁见罗贯中签了湖海散人又签了他的真名后,很是满意。 然后又把自己随身戴着的印章拿出来盖上去。 “太子哥,你带章了嘛?” “带了。” “来,给我盖一下。”王布犁把书稿又放在朱标面前:“我都拿来当传家宝了,自然是要盖章的。” “哦。” 朱标也没料到王布犁是真的喜欢这本书,他心里倒是有了一丝的期待,等着这本书被刊印好后,他也拿来瞧一瞧。 王布犁又瞥了曹国公一眼:“表哥,你带章了没?” 李文忠也拿出自己的私章盖上了。 王布犁很满意,随即把书册放在一旁,李景隆连忙道:“我也有印章。” “不用你的,你都看不上这本书,凑什么热闹。” 听到王布犁如此冰冷的话语,李景隆愣在原地,他也想自己的名字在老王家传家咧。 怎么是我这未来的曹国公不配是吗? 不过李景隆确实不喜欢这本书。 王布犁又提笔道:“这本书写的太好了,我也要给它写个序。” 听到这话,朱标也了解,大抵是王布犁对于这本书极为喜欢,就一个劲的夸呗。 不过一些人出书那都得是大儒才给写序,罗贯中这本是个话本,王布犁给写序也是算不得辱没他。 倒是罗贯中很激动,这位驸马爷算是自己的头号书友粉丝了,有他在,今后自己的书一定都能得到出版。 这样自己也就不用攒钱去福建了,他听闻那里的雕版印刷技术比较先进。 第(1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