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1/3)页 王布犁瞥了朱标手里的银子,心里就十分的不得劲。 这小子最近总是有意无意的提及倭国的银子,做什么? 王布犁更是加重了心中的疑虑,这件事他只给朱棣说过,旁人根本就不清楚。 难不成老四他夜里说梦话了? 老朱派人监视自己儿子,属实是没必要吧? 王布犁不得不怀疑朱标的行为,屡次三番的提起倭国以及银子这两个点。 朱棣愣了一下,他觉得是有些巧合。 因为他相信自己的夫人徐妙云以及王布犁,都不可能把这件事给泄露出去。 所以朱棣下意识的接过朱标手里的银子看了看: “大哥,有什么不同吗?” “成色不好。” 朱标摇了摇头,又继续搓着麻将:“所以爹才没有把这批银子给作为赏赐发出去。” 胡惟庸听话听音。 总觉得太子说的不是银子的事情。 倭国那措尔小国,能有什么银子啊? 自古以来用的都是我中国的铜钱。 他们全都是靠着抢,从百姓手里抢去的银子,也不会是什么好成色。 “哎,不谈这个。” 朱元璋漫不经心的打量了一下王布犁,见他丝毫没有想要谈论的意思,也不强行插话。 “老四说大明缺牛,就去西北打一打。”朱标悠悠的叹了口气:“可是大明缺银子,又能去周遭哪里打一打呢?” 王布犁快速的码牌,随口道:“那谁知道大明周遭哪里有银矿?” 朱标没想到王布犁直接反问出来。 稍微一愣,没接过去话茬。 “驸马说的在理。”倒是徐达接了一句:“要是真发现了,消息早就该传出来了。” 朱棣默默码牌,他刚才想说话。 结果被王布犁先开口了,也就收好银子。 “老四,你方才想要说什么?”朱元璋看着儿子开口又闭上的模样。 “我?”朱棣对于他爹的提问只是小声道: “父皇,咱没定打多大的啊。” “哈哈哈。” 朱元璋大笑起来,自己总是看着没打过,倒是忘了。 他总觉得老四是知道一点东西,但又不是完全知道。 朱棣也没有摊牌,他虽然心里觉得王布犁能进入仙境吃独食不够意思,但总归不是外人。 既然他没选择跟父皇说,那就有一定的道理。 万一王布犁也只是听闻,并不确定,到时候大明花费那么多人力物力去打下倭国,什么银矿都没有发现,岂不是白欢喜一场? “其实有钱有粮有人,也会亡国。” 王布犁抓牌的时候提了一嘴,当即引起了众人的兴趣。 “哪个王朝会如此?”朱元璋微微挑眉:“难不成是大汉吗?” “不可能!” “我觉得驸马之言,是无根之萍。” “嗯,没听说过。” “当然是隋朝啊。”王布犁对于周遭人的反驳打量着自己手里的牌: “我记得元朝的一个学者写过什么书,古今称国计之富者,莫如隋。” “哦?” 朱元璋根本就没想过这個二世而亡的隋朝。 那杨广生活荒淫、好大喜功,根本就不是什么帝皇学习的好榜样。 对于元朝的一些书籍,在座的都没怎么看过。 “隋富首先体现在人口增长上,这是衡量国家富裕程度的最好指标。” (在隋文帝期间,人口年均增长率达到千分之十二(2020年中国人口增长率为千分之三)。 王布犁这话倒是让众人都赞同,如果一个王朝人口不增长,那一定是出了极大的问题。 老百姓只有安居乐业,生下来的孩子才能尽可能的安全长大。 没有什么战乱、瘟疫,以及高赋税之类的,能把人养活。 “其次,隋富还表现在财政库藏皆满。 在当时修建了许多著名的大粮仓,比如西京的太仓,东都的含嘉仓、洛口仓等。 大仓库储藏米粟有千万石,小一点的仓库也有几百万石。 当时的执政大臣估计,光靠仓库里储藏的这些粮食,全国人就能吃五六十年。” 朱元璋来了兴趣,这正是他所期望的。 若是他的大明也能有这么多的大粮仓,那还怕个屁啊! 可惜一个都没有。 “你说,隋朝为什么这么富啊?” 朱元璋也搞不明白,隋朝如此富裕的点在哪里? “陛下所问与隋文帝所问一个样。”王布犁摸牌插进牌堆里:“他说,我好像收的钱粮并不多,用的钱粮也不少,怎么还这么有钱粮呢?” 朱棣哈哈大笑几声。 他觉得隋文帝说这话可太会装逼了。 这个词他是从王布犁那里学来的。 倒是朱标不明白王布犁为什么会把他的话题给牵扯到八杆子远去了。 “隋文帝是圣明之君,奈何没有选好接班人。”胡惟庸也是点评了一句。 第(1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