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2/3)页 洪武年间 朱元璋看着这滑稽的画面不可置信的开口问道: “这高句丽真的如此勇猛?” 毕竟在老朱心中,李世民是和自己同为被称为千古一帝的大猛人,断然不会是这种草包。 一旁的刘伯温开口说道: “高句丽虽然对隋朝造成了不小的麻烦。” “但是面对大唐,还是毫无还手之力的,当年唐太宗李世民对高句丽的征伐并无败绩。” “且都是以少胜,战损极小。” “只是未曾灭国,给了那些营营苟苟之辈开口说话的机会罢了。” 天幕中视频继续播放 “虽然事实上李世民是踩着高句丽人的脑袋离开的,但是出现这样离谱的剧情不是没有原因的。” “古朝鲜民间流传着一个‘唐太宗中箭眇目’的传说” “抛开事实不谈,但是当地的人们听的很开心。” “后来明朝一个小说家又杜撰了一个非常厉害的潮鲜将领梁万春” “于是潮鲜人们再次抛开事实不谈,把这个小说人物和民间传说合二为一。” “就成了杨万春射瞎唐太宗的故事。其中“杨”是“梁”的音译。” “但是,无论是高句丽还是梁万春都和后来的棒子国没有关系。” “因为棒子国的祖先并不是高句丽,而是当时的一个芝麻小国——新罗。” “新罗灭亡之后,亡国的新罗人憧憬高句丽的强盛,于是抛开事实不谈取了国名叫高丽。” “然后他们就自以为是高句丽的后人了。” 大唐位面 贞观年间 朝堂之上一众大臣面面相觑:“这棒子国居然还不是高句丽的后人?” “那这国咱还灭不灭啊?” 太宗皇帝李世民沉声道:“这高句丽朕灭定了,昊天上帝也保不住,朕说的!” 群臣纷纷应和。 天幕中画面转换 一个棒子国王抖着花白的胡子,用棒子语怒吼道:“朱元璋这个该死的东西!” 仿佛不过瘾,又有棒子开口说道:“朱元璋那个乞丐出身的混账东西!” 大明位面 洪武年间 大殿之上,群臣噤若寒蝉,生怕龙椅之上这位喜怒无常的洪武皇帝发怒牵连了自己。 毕竟除了马皇后,谁也不敢言说当年当乞丐的事情。 而此刻被当面骂了出来,只怕今天要流血啊。 远在后宫的马皇后看到天幕中的内容,急忙起身往外走,今天恐怕只有自己才能拉住这头发怒的真龙了。 在短暂的沉默之后,大殿上响起了接连不断的扔东西的声音。 自己被指着脸骂了居然不能砍人!咱老朱自打当了皇上还没受过这么大的气呢! 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