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3/3)页 宋朝。 赵佶看到有人说簿仪说历史事件就像说自己的家长里短一样,他很不理解。 这难道不是皇帝的必备素养吗? 其实相比这些,赵佶觉得自己更加擅长书法和画。 其他朝皇帝,他们对于簿仪是不是熟读历史并不关心,毕竟他们很多人都觉得这些都是必修课。 华夏从古至今,从来都是以史为鉴。 就算他们不学,也有很多大臣给他们讲解,甚至在里面寻找答案。 他们更加关心的是那个叫自行车,真的能够自己行走吗? 是不是个天幕上前面的机器一样? 秦朝。 秦始皇又又又一次叫来墨家,让他们也研究一个这样的车,墨家的众弟子只能擦着冷汗领命。 秦始皇已经给他们发布了很多任务,可是他们还一件没有完成。 他们很怕秦始皇问起,不满意现在还没有做成一件,直接把自己咔嚓了。 可是他们还不能不接受。 如果不接受,那么现在就要面临着死亡。 三国。 刘禅也很是好奇这自行车到底是什么?是不是和丞相做的木牛流马一样? 想了想,他觉得自己还是看看后面吧,也好知道答案。 《白芥子:溥仪:大清是亡了,不是我死了。》 《一路向北:溥仪他爸爸比溥仪强多了,最起码知道倭国人不是好人》 《啧啧啧佛系:他的高光时刻是在军事法庭上指证日军犯的重罪!日军战犯终被判死刑》 对于上面的评论,各朝的皇帝表示同意。 特别是他们看过朱由检的一生,这个叫簿仪的也只是命好。 如果把两个对换,只怕他的结局早就注定,连跳的机会都没有。 陆风看过这个视频,心里很是不平静。 不是同情薄仪什么,而是想起了那些先辈。 如果没有他们的负重前行,就没有现在的华夏。 (本章完) 第(3/3)页